中外专家学者"云端"研讨儒学思想发展与经典诠释
12月3日至4日,“儒学思想发展与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2022年会线上举行。 南昌大学供图
中新网南昌12月4日电 (记者 吴鹏泉)3日至4日,由中华孔子学会、南昌大学主办的“儒学思想发展与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2022年会在南昌大学举行,吸引了近200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云端”展开研讨。
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表示,儒家经典学是中国文化根和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儒家经典的研究是多元的、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的。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文化认同感的加强及早期儒家一些文献的出土,儒学和儒家经典学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不少新面貌。
在南昌大学副校长刘成梅看来,儒学本身就是在经典诠释中建构的,一部儒学思想发展史就是一部儒家经典的诠释史。作为哲学的儒学各形态,在历史上都参与时代精神的塑造,对陶铸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发挥着思想功能。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
深圳大学教授景海峰认为,儒家经典诠释学的建构,不是既有的儒家历史文献学的翻新,也不是西方的哲学诠释学的移植,而应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融合与会通的形式。儒家经典诠释学的建构宗旨应当是面对中国文化之当下性的,是历史文化资源经典解释传统作为基础,同时吸收、消化西方诠释学的成果,在富有创新性的解释与融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式。
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崔英辰说,儒学的历史可以说是经典注释的历史,以丁若镛为代表的朝鲜儒学家们试图摆脱朱子的注释,对儒家经典进行新注释,这就促进了韩国儒学的发展。从宏观角度来说,韩国儒学的理论和思想体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称礼仪之邦,儒家亦特别重视礼。”四川大学教授李景林表示,礼仪系统既表现了中国古人社会生活的样式,也体现了古人超越性价值实现的途径与方式。礼乐还和宗教生活密切联系,儒家对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及与之相关的神灵世界做出了新的人文诠释和系统建构。(完)
- LARWINER拉威兒艺术珠宝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设计作品亮相消博会
- 五一黄金周:买咖啡上好咖网,打工人的续命神器还能抽真金!
- 从云南庄园到黄金咖啡豆:好咖网如何重构你的咖啡生活
- 假期不只有咖啡因,还有999足金!好咖网邀你玩转"五一黄金咖啡季"
- 电影《江浦合流》定档五一 开启一场跨越历史时空的对话
- 中国珠宝工艺的繁花在大湾区珠宝艺境花园中昌荣盛开
- LARWINER拉威兒艺术珠宝品牌创始人梅梅女士参加「2025时尚消费新势力」主题论坛
- 《路过时光》金句集锦:品味邓超予笔下那些直击心灵的文字
- LARWINER拉威兒艺术珠宝携2025年度力作《盛世开泰》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新品发布会
- 曾舜晞、张颂文“生死博弈” 《孤舟》再掀谍战“暗潮”